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保留山地文化的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

原住民一般都是依著山勢而居住,但在基隆市和平島的八尺門海邊,有一群原住民因在50年代的時候受到當地礦業與漁業發達的吸引而到此謀生,久而久之就在此定居,而這些原住民大都以花蓮、台東的阿美族原住民居多,後來隨著煤礦產業的沒落,八尺門的原住民就改行從事漁撈的工作,爾後又隨著妻小與父母的前來聚集及吸引了其他的鄰居遷徙過來,因而形成了更大的聚落(奇浩部落),因早期建造的木板平房可能都未經設計或申請而面臨法律上的困難,後來基隆市政府基於保留及傳承基隆市原住民文化之立場,而在原址改建了現代式的國宅,並在社區旁興建原住民文化會館,讓當地原住民有一處聚會、活動及研習的地方,並開放遊客觀光。

文化會館的館外為「原住民廣場」,館內一樓有表演台,三、四樓則展覽著原住民各族的文化生活展示,五樓因與館後的山丘幾乎同高所以由五樓後門興建了一座便橋連接了山丘的步道,過了便橋左轉有一座吊橋,右轉沿著步道則可以到達山頂平台,山頂平台上視野開闊,可遠眺四周海域及欣賞基隆嶼: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位於基隆市中正區海濱里正濱路11675號,電話:(02)24620810 24292427,由台2線省道66.5公里處轉入和平島方向在未過和平橋之前右轉約2分鐘就到達;開放時間是週二到週日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週一及春節等國定假日休館),前往和平島旅遊可以將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併入行程內。


在前往和平島方向,未過和平橋之前的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指示標誌。


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旁的原住民文物雕刻,上面雕刻著各族的簡介(只刻著12族,因撒奇萊亞族與賽德客族是後來才申請正名的),簡介如下:

達悟族即俗稱的雅美族以捕魚為生,飛魚為族人重要的魚撈物,為原住民較晚接觸漢人的一支。

阿美族為人數最多的原住民族群,台東的人口比例最高,屬平地原住民,主要以務農為主,母系社會。

泰雅族為人數第二多的原住民族群,分布在中央山脈兩側及花蓮、宜蘭等地,泰雅族的紋面最引人注意。

賽夏族分布在新竹、苗栗縣市交界的山區,有紋面習俗,是父系社會以矮靈等聞名。

鄒族為北鄒及南鄒,北鄒指的是阿里山曹亞族,南鄒是指卡那布雅族及沙阿魯阿亞族。

布農族分布在埔里以南的中央山脈,屬父系社會,行大家族制度,有頭目。

卑南族分為石生起源說的知本系統與竹生起源說的南王系統,舊稱八社番。

魯凱族為父系社會,主要居住在本省南部中央山脈的東西兩側。

排灣族以南部為活動區域,具有社會階級,上層為貴族,下層為平民。

邵族為最晚漢化的平埔族群,也是最早漢化的高山族群,擁有獨特的語言和豐富的文化特質。

噶瑪蘭族分布在宜蘭、羅東一代,為平埔族的一個支系,多被漢化或阿美族同化。

太魯閣族在日據時代被稱為泰雅族,民國85年起一年串的要求正名,游院長同意成為原住民一族。

撒奇萊雅族原被歸為阿美族,人口約五千至一萬人,主要分布在花蓮縣的花蓮市、壽豐鄉、瑞穗鄉、豐濱鄉、新城鄉等地,20051013日 ,撒奇萊雅族部落代表約六十人向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遞交正名申請書,正式提出正名申請,2007117日 為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宣佈為第十三個原住民族群。

賽德克族集中分布在南投縣仁愛鄉,以濁水溪上游一帶為腹地並建立七個村十二部落。據說四、五百年以前,賽德克族就已經在濁水溪及其支流建立許多群落,後積極向政府提出正名,終於在20084月,賽德克族正式成為台灣原住民第十四族。


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之建築外觀


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外的「原住民文化廣場」


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二樓展示館入口


達悟族的拼板舟


達悟族的儲存東西的糧倉


原住民作戰的武器


盾牌有防衛及區分敵我的功能


頭目的佩刀


部落的使用家具---木椅


排灣族頭目或貴族家中的人像座椅


頭目的帽子


達悟族的提水壺


原住民婦女的裝飾品


部農族的口簧琴與弓琴及排灣族的鼻笛


原住民的服飾展示


海濱國宅的原住民聚會所


原住民文化會館後面山丘上的吊橋


原住民文化會館後面山丘上的步道

原住民文化會館後面山丘上的原住民圖騰


山頂平台上視野開闊,可遠眺四周海域。


山頂平台上可欣賞基隆嶼風光。


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的開放時間是週二到週日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週一及春節等國定假日休館)


摘自;http://www.blogger.com/post-create.g?blogID=89701167405250797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